俄罗斯总统普京近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中俄能源合作取得重大突破。据一手消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正式达成协议,双方签署了关于建设西伯利亚力量2号和东方联盟号天然气管道的谅解备忘录。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东方联盟号管道将途经蒙古国境内,这一战略布局将明显提升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能源专家分析指出,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建成投产将重塑全球天然气供应格局。该管道设计年输气量高达500亿立方米,相当于中国当前天然气年消费量的15%左右。与传统的液化天然气(LNG)运输方式相比,管道天然气有着非常明显的价格上的优势和安全保障。具体而言,管道运输可节省约30%的运输成本,同时避免了海上运输的地理政治学风险和价格波动。这将使中国能源进口结构更多元化,大大降低对马六甲海峡等战略通道的依赖。
这项总投资达136亿美元的巨型工程其实早在2006年就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受制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多次搁置。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促使莫斯科将目光转向东方。据内部的人偷偷表示,俄方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了跨部门工作小组,加快了与中国方面的谈判进程。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与2019年投产的西伯利亚力量1号相比,新项目的建设周期可能更长,预计需要12-15年才能完全建成投产。
市场分析师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中国LNG进口量可能因此减少8-12个百分点。美国作为全球最大LNG出口国,其市场占有率将面临严峻挑战。特别需要我们来关注的是,蒙古国作为过境国将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预计每年可获得数亿美元的过境费,同时创造数千个就业岗位。
从战略层面分析,该项目对中俄双方都具备极其重大意义。对俄罗斯而言,这不仅是突破西方制裁的重要突破口,更能填补因失去欧洲市场造成的收入缺口。对中国来说,这标志着能源安全战略的重大升级,通过长期协议锁定稳定气源,在应对国际能源价格剧烈波动时获得重要缓冲。此外,增加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将有力推动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业内观察人士指出,美国可能会成为这一合作的最大输家。此前试图通过贸易手段改变中美能源格局的策略恐将适得其反。随着中俄能源合作的深化,全球能源地理政治学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